想要更國際化的工作? 試試LinkedIn吧!

吳居叡

Forbes(富比士雜誌),相信許多關心國際財經新聞的人都知道,這是一本美國知名的商業雜誌。它在這個月(六月)初發表了一篇以科技產業為主的榜單。榜首? 是打敗臉書的美國專業社群網站LinkedIn。

這份榜單是以2013年25家成長最快的科技公司為排名。LinkedIn打敗臉書、Google等其他知名公司,以營收成長高達80%讓其他公司望其項背。同時富比士也預估未來三年LinkedIn的成長率為51%,讓這個2011年才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開募股)的公司,成為了榜首。

或許很多台灣人不曉得LinkedIn是一間什麼樣的公司、提供用戶什麼服務? 也或許你曾經用過,但是卻不清楚它可以為你的職業生涯帶來怎樣的效益? 比起臉書,LinkedIn走的是更職業化的服務內容,它提供來自全世界用戶上傳編輯自己的職業經歷,同時搭配應用軟體,讓用戶盡情地展現自己的專業履歷。和台灣常見的求職網站不同,LinkedIn沒有所謂制式化的履歷設定,用戶的履歷可以依照自己想要的模式打造檔案更重要的是,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

職業人士可以在LinkedIn上和全世界相同或是不同領域的人交換意見。用戶們也可以自行設定自己的職業資料曝光程度。同時LinkedIn上還有許多不同的公司、 Group(族群),可以讓用戶加入追蹤,以便獲取最新的行業資訊。

這樣聽起來,LinkedIn似乎和台灣大眾最常接觸的求職網站104、1111等人力銀行有所雷同。的確,許多人會用LinkedIn來找工作,不過比起台灣的求職網站,LinkedIn充分的運用社群網站的優勢,如: 根據用戶習慣或專業領域提供展業新聞以及根據不同地點的設定來提供用戶服務、發表即時的貼文、獲取來自其他聯繫人(contacts)的消息以及與Twitter同步等,同時LinkedIn也提供多種不同語言,讓LinkedIn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享有高知名度。當然,若是求職者想更快的被潛在雇主發掘或者想擁有更多的服務資源,LinkedIn也提供付費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LinkedIn用戶除了一般職業人士和求職者外,許多公司在LinkedIn上也會提供資訊,若有職缺也會釋放於LinkedIn上,而LinkedIn也會根據一般用戶的專業屬性以及資歷來提供適合的職缺推薦。

不諱言,從我到了美國之後,工作都是在LinkedIn上找的。就連現在這份工作,也是目前的公司在LinkedIn上的求才通知吸引了我的注意,進而獲得的機會。而我也遇到透過LinkedIn找上門的獵人頭顧問,因為看到了我的LinkedIn檔案,提供了跨國的工作機會。只能說在LinkedIn上看到的許多職缺,可能是台灣的104、1111等人力銀行不會有的。

以我本身為例子,當初來大陸時也登錄了當地的求職網站,如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網等,不過相比之下LinkedIn上的外商機會比起上述的大陸本地求職網站多上許多,同時開出的Package也多半比照Global Hire,並更有機會和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才共事。

透過長期關注LinkedIn上的Group,發現亞洲許多地區的職業Group在LinkedIn上十分活躍,不僅更新速度快,並成為許多歐美人士找尋亞洲機會的前哨站。反觀台灣職業Group在LinkedIn上的活躍程度比不上其他鄰近國家,而上頭的職業資訊除了乏人問津外也往往閒置數月。仔細了解不難想見台灣目前的就業市場已經呈現被壟斷的現象,104、1111等台灣本土求職網站成為大部分台灣人找工作的平台。但是這樣不夠國際化、連英文版本都沒有的平台不僅無法吸引外國的優秀人才到台灣做良性競爭,也讓許多想到國外工作的台灣人才錯失了許多國外的機會。

現階段的LinkedIn雖然提供多種語言版本的服務,不過英文在 LinkedIn上仍是必須的。畢竟想要國際化的工作,良好的溝通是第一要件。而一份能夠充分展現自我專業能力的LinkedIn檔案,將會使你在眾多人才當中脫穎而出。

「提供職業化的國際社群網路」,這樣的概念讓LinkedIn大受國際職業人士的喜愛,也讓富比士雜誌評選其為最具發展前景的科技公司。而台灣卻在這個LinkedIn興起的時代,意外地被忽略…

●作者吳居叡,來自台灣,2008年赴美攻讀碩士,目前旅居上海,汽車信息工程師。個人部落格:ghisland.com。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