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事件誰冷血?

施乃文

近日有關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室前有老翁發生車禍,護士沒有外出探視而被批冷血。所謂醫護人員的「專業」就是要讓病患得到最好的照顧,檢傷護士的工作是依照已知病患的狀況跟現有的資源安排出最好的處置,當下她知道阿伯在車禍後貿然移動是不適合的作法,就算如許多網友提議走出去「看一下」,對病患也毫無幫助,而且在急診中她身負檢傷的重要工作,離開對於所有的病患都沒有好處,所以她決定安排救護人員(專業的院外救治人員)前往,這是最正確的作法。換做其他醫院的急診檢傷人員在一樣的狀況下,也會做出一樣的決定,至於社會的觀感,是由「非專業」的大眾在說的;如果為了迎合大眾而去做了對阿伯和急診裡所有病患都不利的處置,那不是本末倒置嗎?

至於有人提到用急診「推床」,甚至是「門板」去運送,這也是非常錯誤的舉動。今天懷疑頸椎受傷需要的是有類似於頸圈那樣支持功能的長背板,否則在將病人移動到病床上的時候也是二度傷害。

醫護人員在學習時學到的第一個守則就是Do no Harm,而如今社會訴求的「同理心」就是設身處地的為人著想。高醫這位檢傷護士在評估了病人狀況之後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同時也安排了救護車前往救治,絕對不是單純的「坐在急診室裡面說說而已」。

同理心和專業並不衝突,檢傷護士就是因為要給這位阿伯最好的醫療和處置才會做這樣的安排,就算高醫中斷急診的正常運作並衝出去,由於器材與資源的不足也是毫無幫助,同時還犧牲了急診裡面的病人權益。

希望這樣的解說能夠讓更多社會大眾理解,同時體諒這些急診的醫護在嚴苛的工作環境以及社會不諒解的眼光下工作室多麼的辛苦!

●作者施乃文,實習醫師。本文為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ETtoday新聞雲》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