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堵H7N9禁宰活禽政策第三度出籠

文/朱淑娟

H7N9侵台,農委會提出禁止傳統市場宰殺活禽,政策幾度大轉彎,除了浪費行政資源,也影響政府威信。

四月二十四日台灣出現第一起H7N9禽流感境外移入病例,行政院農委會隔日隨即宣布傳統市場禁宰活禽政策「提前」一個月,從五月十七日開始實施。

活禽是H7N9可能的感染源,基於防疫,政府明快決定原值得肯定,只不過這並非新政策、更談不上提前。從二○○六年至今,政府投入龐大經費推動,政策卻幾度反覆,一下要做、一下不做,不但浪費行政資源,政策威信已蕩然無存。

跟六年多前一樣,基於防範禽流感,農委會再度宣布傳統市場禁宰活禽,儘管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強調,時空環境不同,這次政策絕不轉彎,但因過去有多次不良紀錄,且距離推動時間也只剩半個多月,能否貫徹還有待觀察。

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黃國青表示,這次H7N9病毒很特別,並未造成家禽之間大量死亡,屬於低病原禽流感,但禽傳人卻演變成高病原而致死。陳保基說,禁止傳統市場宰殺活禽,主要就是為了減少人與家禽不必要的接觸。

目前未進入電宰場的家禽以土雞為主,農委會統計,台灣每年約消費一億隻土雞,其中五成四未進入電宰場。五月十七日起,除外島、原鄉、自用屠宰之外,其餘都須進入合法電宰場。陳保基表示,目前全省有七十九家合法電宰場,足夠因應傳統市場每日現宰三萬多隻數量。

但由於政策反覆,導致目前為止包括新北市、新竹市、嘉義市、基隆市還沒有電宰場,五月十七日之後,攤商如何因應也是一大問題。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表示,傳統市場禁宰活禽政策攸關民眾吃的安全及健康風險,二○○六年H5N1禽流感疫情延燒,政府決定從二○○八年四月一日起推動政策,自此農委會、經濟部等單位編列龐大預算推動配套措施,但二○○八年四月執行前夕卻以配套不足,宣布延後兩年實施。兩年過後,又以「H5N1禽流感疫情防範得宜、眾多國人日常還有需要」等理由,公告傳統市場不必禁宰活禽。

政策兩度「跳票」,不僅徒耗行政資源,也浪費人民的納稅錢。政府為推動配套措施編列的預算,光農委會部分就有三億,還不包括經濟部補助攤商設冷藏設施,以及相關的宣導經費。但由於政府對政策搖擺不定,業者心存觀望,其間動保團體還拍到,竟有攤商用政府補助的冷凍櫃,拿來放腳踏車!

陳保基表示,即使不是因為H7N9疫情,基於提升食品安全、產業水準,本來就預計今年中元節時要實施傳統市場禁宰活禽。不過很可惜,農委會在宣布提前於五月十七日禁宰政策時,原因只有基於防疫,並未盡到教育宣導之責。

H7N9防疫才剛開始,資訊越公開越有助於民眾及業者了解疫情,並配合採取適當防疫措施。就以傳統市場禁宰活禽為例,如果當年政府願意公布,現宰活禽對民眾健康可能的風險,消費行為就可能改變,也不致出現「眾多國人日常還有需要」等似是而非的理由。

至於有業者擔心,一旦政策上路,將消滅土雞特色化,或是產銷系統受制於大企業之手、成本提高等等,都需要農委會更落實溝通及參與,積極化解疑慮,而不是以拖待變。

【 更多報導 】

 被學生甩巴掌不還手》校長:你是個好老師

 做對5件事,到死之前不必為錢煩惱

 老闆說「不能沒有你」,八成是做戲

 台灣年輕人的通病:捨不得讓父母失望

 虛擬情人、付費情人、一夜情人:三種對女生的態度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