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人生無悔的傢伙,若非激進份子就是吹牛大王

我們想讓你知道…謝謝各位,珍重再見,KK下台一鞠躬。

▲姬三尾小灰蝶。(圖/記者黃郁棋攝)

文/黃郁棋

「我認識的海龜還不夠多,做的愛也太少,所以我的靈魂緊抓不放,拼命活著。」沒錯,一定是這個原因。所以可能要麻煩死神先讓別人死一死,等我買到Nikon D7000、拍了一萬隻海龜、聽了十萬回濤聲,找到了心愛的女孩子以後快樂(或憂愁)的活個五十年後就去報到。

這是我兩年前說過的話。現在看來,除了Nikon D7000已經到手外(還買了70-300長鏡頭),其他的依舊沒做到;女朋友沒有,找不到海龜,年紀也不夠老。我是《ETtoday新聞雲》的社群編輯「KK」,今天(22日)是我在這邊上班的最後一天。沒錯,我要閃人了。

拗不過公司長官們的熱情,最後我還是決定寫點什麼,給可愛的粉絲(有嗎?)幾捆膠帶。其實我不知道能說些什麼,走就走了唄,好像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ETtoday新聞雲》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正職工作,打從創站第一天我就進來這兒了;還記得當時王令麟站在公司門口,一個一個幫我們掛上名牌,大夥興奮的樣子;而那天,剛好我生日。很多人問我啊,從一開始就在新聞雲的你,這樣就離開,不會捨不得嗎?

當然捨不得啊!可是,我還是要走。我不想自欺欺人,人生本來就不可能無怨無悔;一邊對未來有所體悟,然後心甘情願的受傷,才是真實的。終於到了離開的時刻,有些話,我總算可以一吐為快。

首先,可愛又天真的鄉民們,別再大聲嚷嚷「記者真好當」了。我知道讀者對於無腦新聞多感冒,也知道這些文章的產出並不難,但是這並不能代表「記者真好當」。我相信對大部分人而言,拉屎也很簡單,但要你一天拉出80條屎,連續拉個一年半載,有幾個人做得到?

首先,你必須吃很多食物,很多很多的食物,才有可能提供肚子「足夠的產出」;消化完後,你必須有極度健壯的肛門括約肌,才可能承受大量的使用。我很自豪,自己曾寫了一篇《只有海鮮、沒有海洋!世界上根本沒有「魩仔魚」》,拿下9萬2000多個「讚」,讓許多人知道「魩仔魚」不該吃,牠們是許多魚類的食物來源,更可能是經濟魚種的幼苗。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9.2萬個讚又怎樣,了不起啊?我跟你講,真的了不起。至今我還沒看過更多讚的文章刊登在媒體上,尤其內容沒有提到生殖器官,照片沒有巨乳或恐龍。

▲這年頭的記者,常被諷刺。(圖/翻攝自網路/鍵盤柯南)

  關於媒體

只是,我還是決定離開。先說媒體自己好了,台灣媒體全面性的弱智與娛樂化是怎樣?每一件事情,背後一定會有「發生原因」甚至「利益拉扯」,不可能只有一種結果,四段就能交代完成;在這個年代,如果我們不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面對每一份資料,怎麼活下去?民進黨說自己好,國民黨說他們才妙,搞了老半天一碰上財團、建商與BOT,就變得不好也不妙。

至於環保團體的話,又是絕對正確的、值得讓你像村上春樹一樣「總是站在雞蛋那一方」嗎?還記得不久之前,網路上流行著一段話:「馬英九說沒有人反對核電。」許多人抓著這個辮子窮追猛打,明嘲暗諷,卻很少人真的聽過或看過「沒有人反對核電」的那場演講。

事實上,當時馬英九在講的是「非核家園」政策,他的意思其實是:「(非核家園)政策提出來以後,我們的感覺是沒有引起任何人的反對。」雖然這依舊是「口號治國」的一環,但至少是「非核口號」;搞不清楚情況的「環保人士」拿這句話開刀,豈不是等於自己否認了「非核」的計劃嗎?

不只環團,媒體記者多半對這件事也沒起過疑心;我本身是對馬英九沒什麼感覺的人,大選也沒投給他,但是事實真相不該被盲目的操縱,民眾也不該盲目的相信。對於「真相」失去求證熱情的人,當什麼記者媒體呢?

然後我要說的是,台灣媒體極度缺乏的東西:「原創性」。文章、新聞影片要有梗(哏),所以到處取材、搶收視率我能理解,這是非戰之罪。但是「拓荒者」也未免太少了吧!如果台灣的媒體只會無止盡的「複製貼上」、「換個媒介重發」,那還真的不如娛樂論壇,更比不上認真經營的部落客。

▲馬總統說的其實是「沒人反對非核家園政策」。(圖/總統府)

   關於讀者

你也知道,21世紀是訊息爆炸的年代;我們現在一天接收的訊息量,很可能比達文西那個年代一整年、甚至偏遠地區人們的一輩子還要多。如果聽什麼就信什麼,那還不如不要看。

今天我們看見新竹林姓老翁在熊熊烈火中被痛苦吞噬,除了當下難過外,更該思考的是「為什麼會發生?」「老翁有沒有任何得救的可能?」「消防隊為什麼會救援失敗?」「發生在自己身上該如何自救?」而不是跟著一群人盲目的罵天罵地罵政府罵社會,甚至不分青紅皂白的罵消防隊。(有興趣知道更多,推薦參考林金宏的消防天地

由於交配是人類發展下去的原動力,所以那些「巨乳」、「辣妹」、「走光」、「巨根」、「A片」之類的文章,會爆紅是理所當然,我也會想看;但是希望讀者看完情色內容後,也不要丟掉求知欲,多多刺激情色以外的腦細胞吧。讀者愛看深度文,記者才有藉口寫啊。

   關於《ETtoday新聞雲》

我想,新聞雲跟其他媒體最大的不同,應該在於「看得見人」與「看不見人」的差別吧。新聞雲與讀者的互動(不單指粉絲團,更包括整個網站),一直是最特別、最有競爭力的地方。但是近幾個月,似乎與讀者互動的次數有逐漸減少的趨勢。

「良善互動」無法量化,所以很難在報表上呈現出來;相對的,就很難藉此爭功、甚至爭取加薪的機會,這有點類似「做白工」的感覺。因此我實在建議夥伴們應該以真實帳號與雲友互動,一來他們看見真實的你會更有親切感,二來某種程度上擴大自己的曝光率,累積自己本錢,說不準哪一天會有用。

(寫到這,我已經不知道能不能刊出了,哈哈。)總之,這才是我們真正「與眾不同」的地方;光扯什麼「社群」與「雲端」已經沒啥特別了,現在要找沒有結合社群的新聞媒體反而難呢。

只是,我對於台灣新聞界的「含金量」抱存著極大的懷疑;直覺告訴我,純新聞在台灣已經成了一座空的寶山,光靠傳統玩法恐怕撐不到2015年(沒任何根據,看看即可)。未來肯定會發生某種典範轉移,屆時新聞業會變什麼樣子,很難得知。

▲託新聞雲的福,我第一次踏進大陸。(圖/記者黃郁棋攝)

總之,謝謝各位朋友一年多來的支持!也謝謝《ETtoday新聞雲》給我去蘇州玩的機會。依賴我新聞梗複製貼上的人,可能要麻煩你們另尋高人;喜歡我文章的人(呃,我是如果說有的話),也可以繼續關心新聞雲,今後我會以「名家」的身份偶爾寫寫文章,敬請期待。

哦對了,標題這句話是媒體前輩王尚智說的,我覺得很中肯,所以「借用」一下。

作者黃郁棋,年輕的老屁股,ETtoday新聞雲社群編輯,代號KK。
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關鍵字: 黃郁棋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