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創造文青 文青消費時代!

▲村上春樹是台灣文青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圖為電影版《挪威的森林》劇照。(圖/取自網路)

作者/馬賽克

正如西方小說的發源,跟中產階級的興起有關,華人社會裡文青的出現,亦跟教育的普及、「知(識)、(文)藝分離」、女性撐起半邊天有關。

民國癈科舉之後,逐漸有了男女平權的基礎教育、甚至高等教育。唸書目的不再必然是為了做官。教育的普及、也意味著知識/文藝的消費市場的普及。加上開「千古以來最大變局」的白話文運動,讓民國初年,成為知青/文青一族發展蓬勃的年代。

但民國初年也是一個混亂、多災多難的時代。受到西方自由、民主、平權思想的衝擊,知青/文青多半同時也是愛國青年。經過五四新文化運動、陳獨秀、胡適《新青年》雜誌的催化和激盪後,這種現象更為生猛、氣氛更為濃烈。

這時期的文青,愛看的是徐志摩的詩、魯迅的雜文、沈從文和巴金的小說。巴金主打反封建、爭自由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更是新文學史上擁有最多讀者的名著之一。

不過,閱讀永遠有其多樣的娛樂功能。風花雪月、刀光劍影,市場其實更為廣大。前者有徐枕亞(玉梨魂)、張恨水(啼笑姻緣)為代表的「鴛鴦蝴蝶派」,後者有以平江不肖生、白羽、還珠樓主為大行家的武俠幻想派。只不過,當時的文青可能不怎麼認為這些東西上得了檯面。

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壇/文青現象,有部分跟大陸是蠻相似的 。同樣有轟轟烈烈的白話文運動;左派與寫實主義一度大盛;也有前衛/通俗兩條路線的齊頭並進。只是,台灣文學多了一條「反殖民」的路線(如賴和的詩與小 說)。可惜的是,因日治的關係 ,台灣文學一直受到「中原」文青的冷落。

二戰結束後,華人世界產生兩極化的巨變。港台兩地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超穩定時代,文青的消費時代得以延續。但在中國大陸,先是政權易手、1960年代更爆發了驚天動地的文化大革命。

文青出身的姚文元,因緣際變成革命旗手,批判吳晗、鄧拓等前輩,為文革揭開了序幕。這個時代 一言以蔽之,是「文青創造文革,文革改變文青」的年代。這些文青歌頌的 ,先是「社會主義好」 、後來更變成了「毛主席比什麼都好」!革命女文青楊沬的《青春之歌》﹔「文藝戰士」浩然的《艷陽天》,《金光大道》等,都是這時期的代表作(浩然是大陸發 行量最大的作家之一)。

但在大陸以外的港台,卻是一個超穩定的世界,逐漸培養出類似西方的小資產階級趣味,其中,當然包括文青。由於時代環境迥異,國家不再是「到了最危險 的關頭」,接下來是一輪又一輪的太平盛世。所以,文青不必再憂國憂民(除非你先天下之憂而憂。或者,你是那少數的保釣派)。文青逐漸跟知青分道揚鑣,自成 一個以消費主義為導向的族群。這種情形,其實跟美國1960代的嬉皮,後來轉變成雅痞的情形有點類似。當然,大陸改革開放之後,兩岸並未統一,兩地文青卻 是愈來愈相似了。

文青本來是一件好事。意指一些年輕人在課業之外、或離開學校之後仍然有心閱讀一些文藝的東西、或接觸藝文活動。當中更有寓興趣於工作、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士(如媒體、出版、娛樂事業等)。

但文青本質是內在的、不應是一個過度具象化的東西。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的誘導下、媒體/網路的酸化標籤下,今日「文青」竟變成一種「蓋高尚」的消費行為。成為一 堆品牌符號的集合體。

試看網路流傳的45條所謂「文青指南」 ,從LOMO底片機到Macbook小白,那一個不是閃亮亮的品牌符號。而45條指南當中,更鮮有不跟消費行為有關的(例如長得很瘦,都可能意味著注重飲食、花錢或花時間做運動)。

從以前不自覺的成了文青,到今天有意識的「成為文青」,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消費行為。甚至,在今天,文青已經跟「陸客」一樣 , 成了一個被「酸」、被「貶」的集合詞。民國已超過百年。相較於先賢先輩,這或許可說是百年文青演變下來的一種不幸吧?

●作者馬賽克,大學畢,靠文字維生,汐止。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關鍵字: 文青 文青指南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