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結果是教育動機的產物--這是個須要改變的世代

謝璐聲

曾經,「台灣錢淹腳目」,這是歷史課本給予我們對於清初粗淺簡短的認識,而兩百年後的今日,我們仍舊為這種思想所荼毒,說福爾摩沙成了貪婪之島,誠不為過矣。

當資本主義滲透教育,教育對於探索人生興趣、適性發展、實現信仰理念的本質,已然產生動搖,到了台灣,這種長久以來功利主義掛帥的海上孤島,更是蕩然無存(或許根本不曾存在過)。

教育難能可貴之處,便在於自學習中尋求自我本性、認識世界、定位自我,將自己放在對的位置,終至於協助國家社會甚至於人類文明之進步傳承。

這不是視人類之所以自詡為萬物之靈、之長?

而寶島子民卻將其中「社會階層的垂直流動」這種教育本意外促成的不期之穫,視為標竿、尊為教條。

社會上,能舉麵包師父吳寶春等技職體系成功案例,並大聲宣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以此滔滔不絕之人,早已不勝枚舉,然真有此寬闊胸襟的父母不知幾何?

多數莫不是希望子女成龍成鳳,上名校名系,從此仕途順遂、官運亨通賺大錢,最好能如林書豪一般球技卓絕,再有哈佛光環加持,名利兼而有之。

但我們可曾思考?

思考是什麼樣的思維、環境塑造了他那使世人為之瘋狂的謙恭有禮和不居功的態度?

有錢方得「食求飽、居求安」本身並沒有錯,慘在舊時黔首社會;乃至於今日民主國度,都將其過度放大,並加諸於教育之上,唯利是圖是為最高指導原則;社會地位躍進成了終極目標。而今日,功名利祿已然淹沒教育的純粹和美麗島上的芸芸眾生,有如此捨本逐末之情,則一國民心之富強,恐怕是遙不可期的。

而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榮譽理事長--謝國清先生所謂「選秀式菁英教育」、「台灣目前實施的選秀式菁英教育,是錯誤的菁英教育!」讓菁英學生分散在各區就讀,整體學習品質才能提升,至於明星高中學生和家長堅持維持明星高中制度只是想享受明星學校的「光環」和「人脈」。」

殊不知「孟母三遷」和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一來是欲以菁英單薄之力,去強化、拉抬全體素質,是以一己之寡,擊彼人之眾,無異於癡人說夢!

而眾多國家仍保有地區明星中學,甚至於長春藤盟校便是最好的反證。

二則足見謝理事長,其競功逐利之情,竟不覺溢之於辭矣!

而加諸於菁英教育之罪,何患無辭?

當教育制度的變革,部分演變成為一方一意孤行,而另一方死命抵抗;作為一個主事者,確有其必要緩下腳步做通盤之考量。

而蔣偉寧部長卻能信誓旦旦表示,「連歷史上最極端的人都會給我60分及格」,「只會成功,不會失敗」、「不會成為歷史罪人」。論成敗,尚得交由後世史家蓋棺論定,部長如此高就之經歷,卻硬是替自己在史書上八字一撇,不免令人深憂孔夫子所謂「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畢竟教育此等國家根本大事,一旦走錯路,其頹勢絕非一年半載可救得回來,而耽誤了多少莘莘學子的青春和大好前途,更不是摘去誰人的烏紗帽,或是文武百官下跪道歉便能交代的。

惟真正細心體察諸國列強(沒錯,我用如此封建的用語)的教育,三思而後行,才不會禍遺子孫,畢竟此時之所作所為,承擔的可是未來的我們。

後記:

我想,身為這個剛剛經歷過這個制度荼毒的學生,比起那些高高在上、不知民間疾苦的大官們,作為學生的我們更有資格說話。

身邊有一大群不久前走出這一切的人,也有為數不少的人還在其中被重考磨難(包括我自己),大聲疾呼,並不是反對十二年國教,菁英教育只是教育中的一部分,十二年國教也絕對是美意。

但是,綜觀列強所興之學,便可略窺菁英教育是不可割捨的一塊,菁英教育和大眾教育,我只能用脣齒相依這個如此爛俗的字來表示,但唇亡齒寒,確實如此。

只望那些領人民血汗錢的官員們,能夠真的替這個國家的未來好好停下來想想,這樣「中華民國」四字,才有未來可言。

雖然我悲觀的以為,他們連這篇文章都不曾聽聞……。

►►►更多好看內容都在《ETtoday新聞雲》首頁

論壇/關於建中--為何我們對教改不合理之處會有聲音?

論壇/十二年國教立意良善但成效可能不佳

論壇/論十二年國教隱憂--有想過會有一個世代被犧牲嗎?

論壇/阿勳/建北現象為不實指控

論壇/12年國教、憑什麼剝奪「讀書型」孩子的生存權!

論壇/12年國教OK 但請別搞掉明星高中

●作者謝璐聲,建中63屆校友。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