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和平正義 二二八如何再出發?

我們想讓你知道…歷史不能遺忘,悲劇永不重演!

記者謝佳凌/專題報導

悲慘的228事件,到現在已經65年;回顧數不清的痛苦,追不完的真相,由國家成立的二二八基金會,除了每年舉辦追思紀念、守護受難家屬心靈,未來更重要的,將是推動更多人走進紀念館了解歷史,永遠避免悲劇重演。

發生在六十五年前戕害台灣人心至深,持續到今天都尚未完全平復的228事件,在過去曾長達四十年噤若寒蟬,被視為社會最大禁忌。如今,受難家屬與民眾,能夠在每年228嚴肅追思,撫慰傷痛,扮演最重要角色的,便是由政府成立,於1995年成立的二二八基金會一手主導。

台灣於1987年解嚴後,社會各界發起228平反運動,積極要求政府道歉、賠償、公開史料、建立紀念碑、紀念館等等,並訂定228為國定假日。政府為努力化解仇恨,乃決定以撫平歷史傷痛,促進族群融和為原則,不但在1992年將「228事件研究報告」公諸於世,1995年在台北市二二八公園興建「228紀念碑」,1995年4月公布「228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更在同年10月由行政院成立「財團法人228事件紀念基金會」。

本身也是受難家屬的基金會執行長廖繼斌,面對複雜而且年代久遠的悲慘事件,每年除了專心辦好追思紀念活動,宣傳和平真諦外,平時的工作則是秉持基金會物質補償與精神撫慰原則,受理有關228補償申請、核發補償金;而回復受難者名譽、促進社會公義,持續調查追真相也是基金會重點工作。

但打開歷史糾結畢竟不是簡單任務,每當社會對228有歧見時,基金會的說明和釐清工作也越顯重要。廖繼斌說,基金會多年來只要有質疑的人上門,不僅工作人員會耐心解釋,他也會親自帶著對方,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檢驗歷史;甚至當有少數所謂外省籍朋友,不滿228似乎只補償、撫慰本地人,他都會小心翼翼仔細說明。

廖繼斌解釋,當遭受國家暴力受難者,證據上找或許還有檔案,但當時發生的毆打追打,以致外省籍朋友受傷害,在實證上確實比較難找答案;例如某位老兵,控訴他當年遭街上人毆打,身上也確實還存在傷痕,但根據補償條例,找不到具體事證下,也只能備案繼續追查,但基金會絕不會只針對本地人補償撫慰,畢竟那個悲劇是所有無辜人民承擔,政府的撫慰一定要公平合理。

至於228基金會未來走向,廖繼斌表示除了補償家屬與追查真相,這些年正積極與各中央機關討論合作,以排定參觀紀念館、安排歷史說明為課程,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228事件;畢竟最有公權力的公務員,必須更真正了解當年問題,永遠避免對立衝突的悲劇重演;他說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四千多位中央機構的人員參觀聆聽,這個工作也會一直持續下去,甚至讓學生也都能參觀了解228事件,從基礎教育體會和平的可貴。

真相出爐,落實平反,歸還社會公平與正義,才有機會帶來真正寬恕與和諧。針對近年來,包括電影《賽德克˙巴萊》、《天馬茶房》,甚至敘述光州事件的南韓電影《華麗的假期》,都顯示可以用電影故事,記取歷史的教訓。至於二二八基金會有無可能來推動呢?228基金會研究員柳照遠認為,《賽德克˙巴萊》畢竟是對外國人,《華麗的假期》則關係到南韓人民政治成熟度,在台灣目前仍存在政治歧見之際,想籌拍一部敏感,甚至闡述228電影,在現實面還有極高困難度;但放眼國際經驗,用一部好電影來說故事,藉由聲光影像記取歷史教訓,絕對是一個正確和未來目標。

近來,部份人在回顧六十五年前悲劇的同時,再對照之前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批判香港人民回歸後,與中國大陸遊客經常發生的生活衝突,擔心有沒有可能也會出現在兩岸日漸頻繁交流的台灣?柳照遠則認為,雖然目前兩岸人民不同的生活經驗確實會帶來些許不習慣,但歷史畢竟是一面鏡子,不論兩岸哪個政黨,應該都會看見1947年那場228的慘痛教訓,即使真有一天要面對更敏感問題,也一定會無比小心處理,不再損人傷己。

歷史不能遺忘,經驗必須記取!228事件後,歷經38年的戒嚴,平反運動才得以展開;228基金會走過初期賠償、紀念活動與撫慰後,之後積極朝向真相探討以及歷史、教育轉型,或許有很多人認為做得還不夠多,但那麼巨大的歷史洪流,那麼悲苦無奈的事件,要如何繼續落實還原,實踐社會轉型正義,每個人都有責任努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